很多人觉得失眠就是“躺下睡不着”,但实际上,睡眠障碍的表现远不止如此:
有人翻来覆去难入睡,
有人半夜频繁醒,
有人昼夜颠倒作息乱,
还有人睡了很久却像没睡一样疲惫……
更让人困扰的是,失眠时常伴随焦虑:
“明天还要上班,怎么又睡不着?”
“只剩 4 小时能睡了……”
越焦虑越清醒,陷入恶性循环。
调整作息、改善环境、心理干预固然重要,但对很多人来说,科学使用助眠补剂也是实用的辅助手段。
所长针对不同睡眠问题给出一些建议,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补剂方案。
01
难以入睡型
(大脑停不下来)
躺床上大脑 “开会”,越想睡越清醒,常熬到后半夜才睡着;或因作息后移,生物钟偏晚。
褪黑素:核心作用是给身体 “发信号”,帮提前启动困意,调整生物钟。比如把 “想睡的时间” 往前拨。
镁:镁补剂(特别是甘氨酸镁、苏糖酸镁等吸收率高的形式)主要通过其镇静神经、平复思绪的作用,帮助大脑从活跃的“开会”状态切换到放松模式,从而缩短入睡时间,尤其适用于因思维活跃、焦虑紧张导致的入睡困难。
南非醉茄:长期调节压力激素(皮质醇),帮高压人群减少 “白天紧张→晚上亢奋” 的连锁反应。适合长期焦虑导致的入睡难的人。
02
易醒 / 难维持睡眠型
(睡不踏实)
能睡着但半夜频繁醒,或凌晨 3~4 点醒后再也睡不着;多因浅睡、睡眠结构不稳定。
褪黑素:可尝试缓释型褪黑素,维持夜间褪黑素水平,减少中途醒来
香蜂草:作为传统镇静草本,香蜂草能轻度镇静神经,降低夜间 “警觉度”,减少 “一点动静就醒” 的敏感状态。
薰衣草或甘氨酸:若因焦虑或轻度神经紧张导致浅眠,薰衣草可帮你保持更平稳的情绪环境,甘氨酸则帮助身体放松。
03
焦虑 / 压力型失眠
(情绪影响睡眠)
白天或者睡前紧张焦虑,想工作、烦心事停不下来;身体紧绷(胸闷、心慌),睡浅易醒。
薰衣草:直击焦虑情绪,减轻 “思维过载”,让大脑从 “纠结” 状态平静下来。
南非醉茄:从根源调节身体对压力的 “敏感度”,减少 “一点小事就紧张到睡不着” 的情况。
香蜂草:辅助镇静神经,和薰衣草 / 南非醉茄搭配,增强 “放松效果”,减少夜间惊醒。
04
昼夜节律紊乱
(倒班 / 时差)
因为夜班儿或频繁跨时区旅行,作息和正常的昼夜相反,熬到心脏都觉得难受了;白天困得不行,晚上却清醒得睡不着,或者不断切换时区导致生物钟混乱。
褪黑素(核心):“校准” 生物钟,告诉大脑 “现在是该睡的时间”,快速适应新作息。
薰衣草 / 香蜂草:缓解倒班、时差带来的烦躁、焦虑,避免 “越累越急→越急越睡不着”。
05
想提升睡眠质量
(无明显失眠,但睡不深)
能入睡、不醒,但总觉 “没睡够”,晨起疲惫;多因轻度焦虑、过度用脑或习惯不佳(如咖啡喝多了)。
维生素D3:主要通过调节褪黑素合成和稳定生物钟来优化睡眠节律,有助于身体在夜间进入更深的睡眠阶段。它还具有显著的抗炎特性,能减轻慢性低度炎症(一种干扰深度睡眠的因素)。
维生素K2:协同并确保维生素D3的安全有效利用。通过减少由钙化引发的潜在炎症,间接为深度睡眠创造更稳定、少干扰的身体基础环境。
甘氨酸:通过调节体温和血管状态,让身体更 “放松”,增加深睡眠比例。
L - 茶氨酸:减轻轻度神经紧张,让大脑从 “轻度亢奋”(比如白天想太多)切换到 “平静模式”,适合想 “睡得更沉” 的人群。
所长有话说:
补剂≠根治失眠,若失眠源于严重心理问题、慢性疼痛等,需先解决根源,补剂无法替代专业治疗。
补剂 + 作息 + 环境 + 情绪调节,才是长期改善睡眠的关键。
助眠补剂的核心是 “辅助调节”,而非 “强制入睡”。根据自身情况科学选择,配合生活方式调整,才能慢慢找回安稳睡眠。